來義鄉
排灣族特色
排灣族在服飾上.頭飾上.臉上 有哪些特色或者是特別的地方?
●文化特質 (一) 世襲的階級制度 : 排灣族人一出生就確定了他的階級
是擁有土地的頭目?有土地使用權的貴族?或是佃民?但他們可以藉由個人的努力
在爭戰、狩獵、雕刻等表現上提昇自己的地位
或藉著婚姻提昇子女的位階。
(二) 長嗣繼承家產、兩性平權的社會 :家中的老大是一切財產的繼承者、其他的兄弟姊妹能分得的家產很少
老大擁有分配權。
(三) 祖靈崇拜:從家屋內大型的祖靈像雕刻
反映了排灣族人對祖靈的崇拜。
通常
家裡中柱的雕像是最神聖的地方
放置了許多貴重的物品如陶壺。
也掛著刀、獸骨是英勇事蹟炫耀的表徵。
(四) 華麗的裝飾藝術:爭奇鬥妍、百花齊放是目前排灣族服飾的最佳寫照
每一位婦女在衣飾上凸顯自我的藝術表現與差異性。
不屑於跟別人一樣的紋飾是他們對自我族群的驕傲與自信。
(五) 祖先起源傳說的特別強調: 拜訪任何一個頭目家
對於家族的起源總是一再被強調
目的是在彰顯家族或個人的地位
如大陽之子、陶壺的後代、百步蛇的後代等等的傳說。
貴族與平民的起源來自不同的神話傳說
更確定了階級的世襲性。
(六) 具藝術創作活力的族群:排灣族人的生活週遭處處展現了他們的美感經驗與藝術潛力。
如從事雕刻的族人很多
來義鄉古樓村甚至有十幾位雕刻師
但只有一位是專業雕刻師。
可見藝術的表現是來自內心的需要與興趣
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這是與其他族群最大的不同點。
其他如琉璃珠的復古、陶壺的復原、音樂的研究等都有許多族人在研究。
傳統審美的價值觀不因時代的變遷而削減是藝術盛行的原因之一。
(七) 融合並吸收其他文化的特質:排灣文化在不同的時期吸收了許多外來的文化
經過涵化、融合變成自己的文化特質是排灣人歷久不衰的原因。
早期
吸收了漢人服飾上排扣的形式加以改良
並使用族群特有的配色方式與造型
成為排灣文化的特色之一。
現代則利用許多外來的琉璃珠
以傳統琉璃珠項鍊串穿位置的觀念
結合了自己生產的傳統色珠
成為一種流行的新的珠飾。
●祭典生活現況 (一) 收穫祭(Masarut): 排灣語的意思是「過一個年」。
目前許多的村落誤解為豐年祭。
其本意是感謝神靈的眷顧
給神過年之意。
並做為一個年度的終止或開始的分界。
主要是由祭師主持祭儀
並將收穫的小米入倉
選播種用的小米
吃新米等活動。
目前大部份改為康樂性的活動如歌謠比賽、負重比賽、射箭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