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面
有關顏面神經痙攣
想請問一下症狀是右臉及眼皮、右耳附近會不時跳動已經長達半年了想請問有沒有推薦的醫生是對這方面有治療經驗的謝謝!
「右臉及眼皮、右耳附近會不時跳動
已經長達半年了」 『小媽』認為是顏面神經麻痺
但我覺得不是
因為顏面神經麻痺
它所支配的肌肉是不會跳動
你的情況比較像顏面半邊痙攣症。
顏面半邊痙攣症是一種容易使人忽略的病症
一旦出現此症狀
最好趕快求助於神經科門診
需要診斷
才能對症治療
而非直接給復健或類固醇治療。
在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205081514491有文共你參考
當然你或許是精神壓力暫時的狀況
但住意一下比較好: 顏面半邊痙攣症是指臉的一側肌肉不自主且重覆性的收縮
通常這種不自主動作是從眼眶附近的肌肉開始
然後蔓延到下顏面肌肉。
這種肌肉收縮一開始常是間歇性的
但久後會變成持續性
甚至在睡眠時仍會出現。
病患常會因臉上一些動作
例如講話或笑而引發出痙攣;有些病人偶而會有雙側性痙攣表現。
顏面半邊痙攣會使病患覺得非常不舒服且難堪
有時眼眶附近肌肉過度痙攣會造成開眼困難
這時會影響到視覺。
造成上述症狀的原因可能是:顏面神經根受到血管叢或其他組織的壓迫、中樞性神經失調、顏面神經麻痺後遺症。
另外
病人也會因為情緒變化而影響痙攣表現
例如緊張時就會變得更厲害。
臨床醫師首次碰到這種病患時
必須做詳細的神經學檢查
以便能幫病人找出病因。
如果懷疑顏面神經受到小腦腦橋間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的組織壓迫時
要立刻做腦部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檢查
以便了解小腦腦橋間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中是否有腫瘤、血管瘤或動靜脈畸形。
如果有上述這種情況時
必須將病患轉介給神經外科醫師做手術或放射線治療。
治療方法 (一)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一般常用的藥物有:clonazepam(Rivotril) 、valproate sodium(Depakine) 和carbamazepine (Tegretal 或Camapine)。
由於藥物治療的效果還不錯
因此目前在國內
仍以此種治療方法為主。
(二)肉毒桿菌毒素(Botulinum Toxin)注射:由於肉毒桿菌毒素可抑制肌肉收縮
因而近來也被用來治療顏面半邊痙攣症。
這種毒素一定要用注射療法
而且必須打到神經肌肉交合點附近才會有效;大約有九成的療效;同時這種效果可持續四個月至六個月。
做這種毒素注射時
有幾種病人須特別注意
例如孕婦、重症肌無力患者和使用抗凝劑的人
儘量不要使用;不過目前國內仍未大量使用此種注射療法。
(三)手術治療:如果上述兩種方法都無效時
才會考慮使用手術療法的手術方法是解除顏面神經根的壓迫。
顏面半邊痙攣症是一種容易使人忽略的病症
一旦出現此症狀
最好趕快求助於神經科門診
早期診斷
早期治療
才可早日揮別此一惱人的疾病。
參考資料
醫生的專業知識與網路資料
醫師倒是沒有..但是你可以到復健科門診詢問..那會幫你治療的
這是很常見的病
一般家庭科醫師就會處理了
打針是打類固醇的藥劑
很有用治顏面神經也有民間秘方:血絡草、白鶴靈芝
用黑糖去熬
造成顏面神經麻痺的原因很多
患者必須經過醫師的詳細診斷才能確定病因
其中最常見的是「特發性顏面神經麻痺」
亦稱「貝爾氏麻痺」。
貝爾氏麻痺是相當常見的疾病
據統計每年在十萬人當中
就有十五至四十個病例。
此病在發病初期的進展是很快速的
通常在兩天內顏面神經麻痺的程度會達到頂點
而在發病前
常有類似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的症狀。
病人眼瞼無法完全閉合
臉部有時會有麻或僵硬的感覺
如果神經病變更廣泛的話
有時病人會發覺有聲音聲響過大或舌尖味覺減低的現象。
通常臉部肌肉的影響都極為廣泛
但約有百分之四十的病人其影響是局部的。
此症的病因至今仍未有定論。
理論之一是「病毒」說
曾經被提出過的包括單純?疹病毒、Epstein-Barr 病毒及其他許多不同的病毒。
雖然原因並不十分清楚
但它的復原率不錯
大約百分之八十到八十五的病人能完全恢復
其他的病人則可能留下一些後遺症或完全不恢復。
至於恢復的時間
大部份需要數星期之久
有時甚至要拖到半年。
如果患病後三個月還未見改善的話
那麼恢復就不樂觀了。
根據統計
年紀較大
有高血壓、糖尿病及一開始就完全麻痺的病人
恢復情況較不理想。
有些恢復不完全的病人會出現顏面肌肉的不自主運動或痙攣的現象
有時還有所謂「鱷魚流淚」現象
就是在吃東西時會流眼淚。
造成這些後遺症的原因在於神經復原的過程中產生「搭錯線」的現象。
診斷評估上包括:(1)理學檢查
並利用顏面肌肉動作評分表做症狀程度的評估
(2)電氣生理檢查:電學檢查可直接查知顏面神經受損的程度與有效的治療方法;如運動電位低於正常邊的百分之十或甚至無反應
即表示神經受損嚴重必須採手術方式做減壓迫或神經再接處理
若神經傳導速度減緩
動作電位下降但不低於百分之十
則經由適當的物理治療即可獲得不錯的恢復。
此外
電學檢查亦可追蹤顏面神經恢復的情況。
治療方面
在發病初期
可用短期的口服類固醇
並使用人工淚液及晚上戴上眼罩來避免曝露性角膜炎。
復健治療的項目則包括:(1)熱療及按摩:可促進臉部肌肉之血液循環 (2)電療:電刺激顏面肌肉防止肌肉萎縮 (2)顏面肌肉之運動: 如提眉、皺眉、閉眼、眨眼、噘嘴、吹氣動作、嚼口香糖等均有助於肌肉活動力之恢復。
若經上述療法仍無法復原
則需考慮手術治療。
注意事項1. 避免頭面部吹風
可戴帽或頭巾保護
避免直接吹電扇或久處於冷氣房中。
2. 眼睛保護: a. 平時戴保護眼鏡。
b. 睡前點眼藥並戴上眼罩
以防異物侵入眼內。
c. 勿用手揉眼睛。
3. 注意食物的溫度
避免燙傷舌頭及嘴唇
並維護口腔衛生。
4. 按摩療法如右
按摩前先塗抹一些乳液或甘油
一天做三次。
5. 熱敷:按摩後
以熱毛巾熱敷臉部
每次十分鐘
以增加血循環。
6. 對著鏡子作各種臉部表情自主運動
每天至少三次。
認識臉部的肌肉檢視圖片 按摩法檢視圖片 運動療法 1. 提眉(額頭顯出皺紋)及皺眉(雙眉間)動作。
2. 閉眼動作(雙眼緊閉)
眨眼動作。
3. 作吸吮動作。
4. 吹氣球運動。
5. 作鬼臉活動臉部表情。
6. 咀嚼口香糖。
7. 出聲閱讀書報。
有礙健康的食物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