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年輕
道教雖然被動,但如何讓大眾知道信仰的內容?
我是道教徒
但我身邊的親戚朋友五花八門
各大信仰都有。
我的信仰很堅定
不過我會主動去聆聽、觀賞其他宗教的傳教、佈道、講經的活動
好在心裡做一些比較與激勵;聽了聽、看了看
能上台演說的
各個口才高超
大家都對各自信仰的教義與經典倒背如流
對經典與教義的解釋也用了很多很棒的比喻
一聽就引人入勝
好像吃了顆定心丸、開竅散一樣...說的真的很好!
!
回頭看看自己的信仰
我知道〝道德經〞一直是支撐道教的大支柱
卻很少人對道經感興趣
好像經典只是用來誦經或當成咒來念而已...鮮少人想了解其涵義...知識 裡有許多前輩認為道教無須傳教
相信〝無為〞
相信時機與種種因素的安排會使人信道
但〝信道〞真的知道自己在信什麼嗎?信道真的只有凡人認為的〝要拜拜〞如此膚淺而無知嗎?無為
卻沒有人跳出來做最正確而客觀的講解...其他宗教有專門的神職人員
會引經據典、會讓人信心堅定
反觀我所信仰的道教...發言的永遠是那些根本不專業的自稱〝師〞的人物
說的盡是:「卡到陰、風水出問題、前世欠債、祖先在討...」這些不入流的言詞... 也許道經倒背如流
但要解釋一定說不出所以然...新聞媒體對民間迷信信仰都歸納成道教
最令我覺得頭痛...噁心死了... 大家可以嘗試看看:一棵蘋果從樹上掉在老太婆和王力宏面前
老太婆撿起來說「這一定是媽祖婆賜給我的
感謝媽祖婆...」王力宏撿起來說「這一定是上帝賜給我的
感謝上帝...」大家一定覺得同一句話
套在不同信仰上
感覺就不一樣...老太婆一定是被笑迷信的那ㄧ個...而王力宏永遠如此感性...這是大環境造成的分別心...也是道教徒的悲哀...虧我們如此具包容性
所有儀式、建築...無處不宣揚道德
呈現給人的
卻不是忠孝節義
而是迷信...我們不傳教
但我們不能一直讓不知道的人用迷信、無知的眼光來看。
我是設計藝術相關科系畢業的
有一次跟同學提到要請假參加遶境活動
沒有人給我正面的談話
多半是「靠
你是老人喔?」、「白痴~你該不會要去扮濟公吧?」、「ㄟㄟㄟ
有沒有脫衣舞?」不然就是「現在還有這種事喔?」說的好像我是異類一樣...有一種很痛苦的感覺
很強烈...但我在遶境活動裡找到安慰;遶境結束那個晚上
依地方習俗邀約親家來作客
親家和姊夫也是設計與藝術工作者
市內人
我一邊吃飯
一邊跟親家解釋遶境的意義在於請神駕到地方各角落
掃除地方上一年來的厄運
也藉此用徒步方式一家家走訪
讓村裡久未見面的人聯絡感情、讓在外地打拼的年輕人回鄉認識邦頭裡(同祖先)的親友...這些意義非凡的活動
外人看到的卻是噪音、迷信、製造垃圾...的負面印象。
現在最紅的就屬〝媽祖〞、〝土地公〞與〝月下老人〞...也是這幾位 神祇吸引許多年輕人膜拜...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有新一代信道了
卻其實只是膚淺的...祈求而已。
媽祖因為遶境活動與慈悲形象走紅
土地公因為和藹與〝交大仙草蜜〞而廣受崇拜
月下老人則是時下男女求戀愛的愛神...如何讓飽讀詩書的新一代了解道教呢?道教如何讓大家正確認識呢?以上是個人的主觀感想
不管什麼想法
請大家踴躍提供想法!
!
●謝絕其他宗教傳教
我們有信仰了...謝謝!
!
●
(跟板主大大抱歉先說一聲
雖然大大說不要提到別的宗教
但因為以下有些例子有些需要
先解釋一下)其實我是各種宗教都接受的
雖然自己也算是比較常接近道教和佛教
不過也是幫過基督教徒寫的他們親身事蹟幫忙打過字轉成數位檔案。
說到大大所說的